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数学完胜英国?

2015-08-08 小花生网

檩子:这是今年3月来自《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的一篇报道,连续今天住篇的主题,作者对中国孩子和英国孩子数学水平的差异做了分析,到底,为什么中国孩子的数学比英国孩子“好”?


近日(2015年3月)很火的就是上海著名教辅《一课一练》将在年内引入英国市场的消息。网上评论很多,不乏鸦片战争雪耻的言论。更多的还是国人对自己数学教育的自信和对中国少有的“知识输出”的乐观。




从去年起,英国政府开始大规模的推广上海数学模式,先是互派老师观摩取经,后又推广乘法表的应用。


这一切都源于2013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结果。该数据显示,上海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能力均为世界第一。数学成绩方面,上海学生排名第一,英国学生排名第26,上海学生的数学水平平均较英国同龄人领先三年。这一权威的评估结果在西方引起轰动。


英国人终于开始反省自己的数学教育。有报道称,英国国家数学能力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英国成年人数学不好导致英国政府每年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英镑。前段时间英国首相卡梅伦拒绝回答“8x9=?”的问题被全世界娱乐了一把。看上去英国人的数学算是糟透了。


和铺天盖地的中国国内媒体报道相比,中国教辅书引入英国市场的新闻在英文媒体报道寥寥。除了国人一厢情愿的自我褒奖,上海数学领先世界的秘诀在哪里,真的是教材好,教辅材料佳,老师更专业么?


笔者的孩子在英国出生受教育,但是提笔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出于对英国数学教育的担忧或者对英政府举措的建言。我只想搞清楚:中英两国数学教育究竟有无可比性?是套路不同还是实质上的优劣之分?数学能力的重要性是在英国被低估了,还是在中国被高估了?


去年英国媒体曾广泛关注和报道了英国教育界取经上海数学的一些列交流和举措。对于取经成果的报道集中在课堂实践和教学思路上。然而笔者以为,他们错过了几个最基本、最核心的不同:时间投入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以及社会和家庭对数学重要性认识的不同。没有这个基础,所有其他的讨论都是空中楼阁。


首先我们看看时间投入的不同,就中国上海和英国在小学阶段(以三年级为例)数学课和练习所占时间的比较,笔者做了粗略调查。中国上海小学每周数学课时5.25小时,英国伦敦 3.5小时。从每周作业量来看,上海每周2.5 到 4小时,伦敦只需1到1.5 小时。


这样的比较还没有加上海小学生普遍参加的奥数班和奥数作业时间。仅从基本数学学习的时间分配上看,英国小学生平均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和上海学生(非奥数)每年的差距就是138-213个小时。整个小学阶段六、七年下来就是900-1500个小时。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学生通过大量的时间投入和演练取得好成绩毫无悬念,并不能说明教学和辅导材料一定领先。


其次,对于国人热捧的《一课一练》的“引入”或许不能忽视的是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英国教育系统普遍抵制统一教材。这一传统根深蒂固,教师培训系统,教育研究系统对此都有高度共识。据了解,英国小学数学教学和语文一样,有大纲但无指定教材。只有10% 的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的,这一比例在新加坡是70%,芬兰95%。


政府倡导和积极推动上海体系是一方面。用不用,怎么用学校自己有发言权。笔者观察在没有统一教材的英国小学系统,教辅材料引入英国市场很难代表任何核心的改变,只是在老师备课的时候多了一些选择。公立学校如此,私立更是不受政府控制。


那么英国家长们会买么?笔者专门就此问题采访了三个孩子的父亲,英国精算师Danny Wilding。Danny同时也是剑桥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优等生。他们夫妇俩均表示,他们的孩子在准备小升初考试(11+)的时候都找了私人家教,他们不会自己去买书辅导孩子。因为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不一定能和学校的教学方法无缝对接,反而会误导孩子。


此外,英国小学生除了考私校和小升初的文法学校考试,平时并没有需要准备的考试。这两种考试中,私校的试题学校自己出,一般都是真题备战。而文法学校的考试已有很多套知名的备考丛书(Bond 系列),帮助孩子有针对性的提高数学,逻辑和文字分析几个大的方面。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应试教育的重压,一套来自中国上海的数学练习册又能带来多大的影响呢?


其实,中国学生数学基础好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是在上海长大的孩子,更包括在海外受教育的华人孩子,甚至孔子文化影响下的韩国,日本,新加坡孩子。脱离了上海和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华人孩子依然强于数学,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和家庭观念的问题。即使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在一般的海外华人家庭,孩子可以不会演戏,不会画画,不踢足球但是数学不好是坚决不可以接受的。这些孩子的父母从国内的“数理化走天下”的体系出来,对孩子的数学高要求自然也不难理解。然而英国家庭和社会却罕见对数学如此高度的重视。


一个是学法律,历史和文学出身的文人统治的国家;一个是工程师出身的理工男统治的国家。除了中国,罕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清一色理工男。在英国,人们不相信政客也是有道理的,他们太会辩论,太会煽动,太不会算数......不是笔者袒护英国政客数学不好,当中国人嘲笑卡梅伦不会算8x9的时候,英国民众正在嘲笑中国政客“无稿不能言,发言必催眠”。


跳出学校教育和应试的小圈子,我们再来看数学教育。按中国重点中学的标准,笔者数学也的确不好。可是以我在英国职场近十年的经验,到了真刀真枪的工作场合,算得好,算得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会表达思想,分析问题,会让人信服, 能影响别人......越是往上走,越是这样。 多少中国的奥赛冠军,理工精英出身的海外华人在英国的各行各业里苦于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领袖气质的欠缺被玻璃屋顶重重地压在中层或者以下? 数学能力的重要性是在英国被低估了,还是在中国被高估了?


笔者作为英国华人孩子的家长很乐见上海的基础训练材料能够受到英国政府的认可。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借此机会更好的学习数学。但是笔者并不乐见国人对这条新闻近乎盲目的乐观。回到问题的本质上,仅就学好数学而言,我想知道,是否有英国的教材可以引入,让更多的诺贝尔奖科学奖出自中国,或者哪怕是海外华人科学家?难道,这不比出口一套教材到英国更让国人欢欣鼓舞么?


作者:王凌洁,来源:FT中文网


回复 802,查看推荐阅读文章:


从秦始皇说到咱们的义务教育
为什么美国学生学的数学比我们简单却能做出很牛逼的东西?
《Two Million Minutes》-中美印三国教育对比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公众号: xiaohuasheng99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周一: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中文图书

周三:英语学习和阅读资源

周五:电影、动画、音乐、纪录片

周六:美好生活画报

周二、四、日:带来新视野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